华工科技 - 创新联动美好世界

专业的行业资讯 最新公司新闻

首页 动态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科学时报 》华工科技--中南地区高校第一股

2007-04-29
播报新闻

        位于武汉市喻家山麓的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是我国著名理工类大学,近几年在全国的高校排名不断攀升,被誉为"建国以来新建高校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所学校"。   
 

 

        前几年,对于"科研生产两张皮"的老大难问题,华工当时也难以走出这一窘境:一方面平均每年200多项科研成果,但最终转化者寥寥。另一方面,不少科研成果往往离市场很远,好看不好用。

 

        如何在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建立一条捷径?1987年,华工正式提出了"产业、教学、科研"三者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即利用学校力量办产业,将知识、人才与产业直接结合起来,使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次将产业与教学、科研摆在了平等位置上。一时间,华工冒出了大大小小70多家公司。这其中,高理公司、开目公司、图像公司和激光公司在经历了"成长的痛苦"后,成为校办企业中的佼佼者。

 

        如现在的高理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以PTC功能陶瓷为主的系列敏感电子元器件生产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彩电、空调、冰箱等设备过流保护和节能电子镇流器等产品的生产,并通过了美国UL质量安全认证和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是全国同行业中唯一通过两种权威认证的企业。

 

        华工图像技术开发公司的发起者则是我国著名图像与信息处理专家张肇群教授。公司主要从事激光全息防伪标识、激光全息包装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生产,其主要技术是由张肇群教授在完成国家"863"主题项目的基础上,将其关键技术-匹配滤波技术转化成激光三维图像开发出来的。现在,该公司已成为我国唯一一家掌握防伪宽幅包装技术及烫印技术的企业,并独家拥有光化浮雕、点阵全息等12项专有技术,拥有国内第一条也是最先进的一条激光全息防伪包装材料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酒类、医药、烟草等十几个行业的500多家名优企业,销售和利润连年以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

 

        开目公司依托原华中理工大学在机械制造方面多年的技术积蓄和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已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自主版权制造业集成软件商。目前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版权的开目CAPP 、钣金CAD/CAM 、MIS/ERP、PDM、BOM等系列软件和开目齿轮CAD、开目电机CAD等专业设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元化软件。开目系列软件先后多次荣获全国软件交易会金奖、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863/CIMS主题目标产品等荣誉。

 

        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则由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整体改制而成。原华中理工大学是国内公认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激光技术研发的龙头,全国唯一的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就设在该校。"中国的激光看华工"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公认的事实。但由于成立之初受到高校管理体制的制约,管理模式和经营意识落后,当年华工激光的产值仅200万元。1998年,马新强(现为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走马上任担任公司总经理。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他制定并推行了"三统一"制度:统一财务管理,取消经费本;统一开发生产,包括现有成熟产品统一生产,不成熟产品统一开发;统一市场,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共同开发市场。经过仅仅一年的运行,改制就取得了明显效果。1999年,公司实现利润增长392%,创造了一个奇迹。

 

        目前,华工激光在激光加工技术及激光技术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大功率激光加工成套设备、激光标刻系列设备、医用激光系列设备等方面形成了产品系列,并积极开发信息光电子、娱乐光电子等产品,大力发展激光技术和数控技术在国防现代化中的应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高理公司、图像公司、开目公司、激光公司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光、软件、电子元器件等学科的技术优势已逐渐形成了产业优势。但是,资金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

 

        科技投入主要有三种渠道,即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企业投资。但国家财力有限,要想获得大的财政投入十分困难;银行畏惧风险,国有企业则普遍资金不足,再拿资金投入科技产业也不现实。

 

        老百姓手里有钱,然而华工却没有上市企业,无法进入"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的良性循环。

 

        为争取上市,1997年底,原华中理工大学开始进行校属优质资产的改制重组。1998年,国家出台了有关高科技企业优先上市的政策,为华工校办企业上市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1999年3月份,学校接到了"同意改制设立股份公司,运行一年后申报上市"的通知,随即开始了设立股份公司的筹备工作。

 

        在以后的4个月时间里,学校慎重挑选确立了改制的各中介机构,确定了资产重组方案,并分别对进入股份公司的4家企业:图像公司、高理公司、开目公司、激光公司进行了财务审计、房地产估计和资产评估。

 

        1999年7月28日,由这4家企业改制重组而成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成立最初,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标准进行了大量公司规范化工作;理顺了公司资产的法律关系,保证了公司资产的独立与完整;理顺了公司财务体系,做到了财务独立;理顺了公司与学校、总公司的人事关系,做到了人事独立。并提出了"学习、创新、竞争、协作"的企业文化精神。

 

        1999年9月15日,公司接到中国证监会"可以申请改制验收,制作上市申报材料"的通知。

 

        9月30日,公司通过了武汉市证管办的改制验收,取得了省人民政府同意上市的推荐函。

 

        10月12日,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正式递交上市申报材料。

 

        2000年2月15日,证监会发行部专业处正式审查公司上市申报材料。

 

       2000年5月15日,公司3000万A股正式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

 

        对这次上市,公司董事长王延觉说:校办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一方面可明晰产权、理顺关系,实现机制的转换;另一方面,可吸引校外优秀企业参股,既可引进部分资金,又可引进学校缺乏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人才结构的变化,则可从根本上解决观念问题。从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难题,通过资金问题的解决,使观念和体制两大难题也迎刃而解。

 

         华工科技在去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年利润达40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聚集起300多位拥有博导、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头衔的高层次人才。优良的产业结构,潜力巨大的产业发展方向,强大的科研、人才后盾是华工科技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格外引人注目的原因所在。

 

        紧盯21世纪的最大产业

 

        对华工科技而言,上市仅仅意味着迈出了第一步。

 

        2000年伊始,神州大地打响了"中国光谷"争夺战。3月份,武汉市政协代表团12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递交了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提案。4月底,国家科技部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武汉建设"中国光谷"。

 

         据预测,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产业产值将在2010年达到50000亿美元,从而成为21世纪最大产业。

 

        而华工科技是中国资本市场上首家以激光产业为核心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并提出了"激光旗舰"、"软件先锋"的口号,确立了光电子、软件及系统集成两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下属子公司华工激光一直是中国激光技术的领导者,致力于为中国激光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并针对"中国光谷"建设,确立了"三步走"的快速发展目标:首先以产品经营夯实企业基础,在2年内实现产值10亿元;随后以资本经营扩张企业规模,争取实现产值50亿元;同时利用国际资本,重点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5-10年内年产值100亿元,成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中的核心力量。

 

        在软件产业方面,将以开目软件为核心, 发挥公司在光机电一体化和制造业软件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强大优势,实现对设计、制造、信息管理、先进制造工具的应用等多方面集成解决方案,为应用企业提供制造全过程服务,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大力开拓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致力于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

 

        对于公司上市之后的扩张方式,华工科技总裁马新强说,将尽力利用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产品的快速升级。

 

        目前,公司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公司还计划与美、德等国的著名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在这些国家投资兴办合资企业,最终将华工科技建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

 

        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高度评价了"华工科技"的上市,认为它开创了武汉大院大所创建上市公司的先河。他同时表示,武汉市政府和东湖高新区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才优势支持华工科技,使之成长为能与国际一流大企业同台竞争的高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