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 - 创新联动美好世界

专业的行业资讯 最新公司新闻

首页 动态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21世纪经济报道》 战略转身引共振 ,华工科技间接受益4万亿

2009-03-12
播报新闻

        蝶变,为了更好的生存。

 

       “我们决定把澳大利亚工厂搬迁回汉,要进军大功率激光器领域。”12月3日上午,在华工科技 (000988.SZ)控股子公司华工激光办公楼一楼大厅,从会议室中抽出身的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笑着宣称。

 

        国家4万亿的投资计划,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引得国内无数企业蜂拥而上,欲抢抓商机,华工科技亦是其中一员。

 

        抢抓4万亿商机

 

        12月3日,华工科技研发的25W脉冲/100W连续光纤激光器,通过众多院士专家认定。该产品的上市,不但成本可降低30%,还打破了国外光纤激光器的垄断,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该技术的企业。

 

         一些专家称,相比传统产品,光纤激光器体积孝低耗能、光束质量好,可广泛运用于工业制造、医疗、精密加工和军事领域。十一五期间,我国大约需要该激光器5000台,市场值约数十亿元。

 

        华工科技副总裁兼董秘杨兴国称,100W机器推出后,明年公司就可以研发出1000W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国家投资的4万亿,主要投在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切割、焊接工作,非常需要高性能激光切割设备。

 

        据记者了解,为了生产这种大功率的激光器,华工激光专门成立了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锐科方面称,“2009年销售额将达到1亿元。”

 

        不过,相较于公司的乐观,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童胜表达了谨慎和担忧:“光纤激光器没有直接受益国家4万亿投资,但会有产业传导效应。”

 

        “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终是要落实到销售数据上。”童胜提醒。

 

        在提升技术的同时,华工科技还对内部进行调整。为扩大生产规模,节省劳动力成本,该公司的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正在裁人,准备把新的工厂搬到武汉来,“今年圣诞节前全部搬迁完毕”。

 

        杨兴国介绍,公司在武汉东湖开发区租了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准备上马等离子切割机项目。

 

        据了解,澳大利亚公司是华工科技2000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主要做等离子切割机和大功率激光切割机。如今回迁武汉,杨认为:“市尝行情在变,企业策略也要跟着国家政策做调整。”

 

        华工科技内部人士称,2009年华工科技等离子切割机计划销售100台,销售额达2亿元左右。此说法,未得到华工科技公司证实。

 

        杨兴国透露,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这些国内机械设备大佬,近期开始采购华工科技等离子切割机,“以前他们大多用进口设备”。

 

        紧急转身?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坦承,公司抓上4万亿商机,与公司未雨绸缪有关。在金融风暴面前,华工科技遇到了“资金成本增加、客户订单流失”的困难。在马新强眼中,金融风暴只是引子,年初新《劳动法》实施、人民币汇率升值,企业盈利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在今年年初就着手应对,撤销一些办事处、业务进行重组、注重现金流和利润。此外,公司还一直坚持技术创新以保持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提前做好过冬准备,让华工科技具备了抗风险的能力。华工科技第三季度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68%;实现净利润46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41%。

 

        华工科技总裁王中认为,公司提前进行战略转型,恰巧与“国家大规模的投资政策在节奏上产生了共振”。

 

        最好的例证是,由于华工科技等离子切割机系国家产业升级项目,国家发改委为此项目拨付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5%左右,“这在此前项目中从未有过”。

 

        另一个例证是,华工科技高锂电子公司2004年从中科院物理所引进了一位专家,生产跟家电等配套的传感器,由于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在国内占有80%的市场份额。在最近国内极力推进“家电下乡”之机,传感器销售额出现井喷,今年销售收入可达约8000万元。

 

        王中介绍,2007年,公司已经将“同济现代医药”、“开目软件”剥离出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主营集中于激光器及激光技术运用和电子元器件两个方向。2007年,公司控股的华工团结激光公司正式成立,将把武汉地区主要的激光器优质资产注入该公司。华工团结激光未来将是大功率激光制造业务的主要平台。

 

        童胜表示,华工科技上市时间较早,一度在主营业务构成、业务发展方向上四处出击,业绩不佳。近两年产业调整之后,剥离一些盈利能力欠佳的子公司,业绩才逐渐有所提升,但“在同类公司中盈利能力仍偏低”。

 

        有券商分析人员指出,华工科技部分新产品上马,其业绩要到明年才释放出来,公司是否转身成功还有待印证。

 

  新闻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1209/08595609533.shtml